本期我们尝试来破解一桩千古悬案啊,烛影斧声,尝试一下看能不能给这个千古背锅侠宋太宗赵光义洗个白。
一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关于赵光义杀兄夺位的这种传言就一直不绝于耳,因为赵光义即位这件事本身就很蹊跷,传的最为甚嚣尘上的就是“烛影斧声”这个历史典故啊。我们暂时先不去管“烛影斧声”的真实性,再去找找还没有其他比较重要的疑点。
1,作为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国皇权,赵匡胤却没有贯彻。
我们先来看看赵匡胤的儿子们啊,他们是否有十足的把握去接班。
赵匡胤驾崩当天,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光17岁,(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除了年纪上都比较适合之外,赵德昭出阁十二年,在全国各地,政府各个部门都历练过,人品能力有口皆碑,所以说赵德昭顺承接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都知道赵德昭并没有顺承登基。所以赵光义你是不是在这里面做了不干净的手脚。
2,赵光义的即位,并不符合法理。
换句话说赵光义即位前的身份并不是皇太弟,赵匡胤也没有明确说过说将来要传位给弟弟这样的口谕。在北宋之前,皇太弟这个政治身份也并不常见,大概只有那么六七位啊。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小的诸侯国里是以兄终弟即制为主要传承方式的啊,比如鲁国。也有很多皇帝是前一个皇帝的弟弟,但他们之前的身份并不是皇太弟。
3,赵光义即位后的举动异常。
比如立刻更改国号,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的11月份,眼看就要过年了,但是赵光义还是很快就把国号改成了太平兴国,有人就说赵光义这种做法不符合礼制,觉得你是不是蓄谋已久的。而且在赵光义即位之后的六年内呢,他先逼死了赵匡胤二儿子赵德昭,又罢黜了四弟赵廷美,后来赵匡胤的四儿子赵德芳也死的不明不白啊。这就更为赵光义蹊跷的上位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面纱。
说到赵光义弑兄上位啊,总也绕不开“烛影斧声”这个典故啊,我们今天对烛影斧声的解读其实是后人司马光在文莹和尚原文的基础上做了二次加工啊,大概是赵匡胤临终前唤身边的宦官召见四皇子赵德芳,应该就是确认继承人啊,但是宦官并没有去见赵德芳反而跑去了赵光义的府上,赵光义赶到寝宫之后,关上门,就有人看到寝宫之中两人的身影在烛光下摆动,还听到了斧子落地的声音。然后第二天,赵匡胤就驾崩了,赵光义就在二哥灵前即了位。
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典故的原始出处啊,文莹和尚的笔记《续湘山野录》,它的成书大概距离太祖驾崩的120年之后,完全就是一本民间的稗官野史,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
“上御太清阁四望气……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
原文其实并没有直说赵匡胤是被赵光义害死的,就算是赵匡胤是被害死的,那肯定也属于横死,古代人死于非命无非就是毒死或者物理砍死匕首捅死啊之类一击致命让他喊都喊不出来。我觉得反正毒死的可能性很小,就算在亲密的弟弟,面见皇上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下毒啊。可传闻呢,并没有说明白太祖的具体死因。如果太祖是死于非命的话,就算是赵匡胤买通了御医还有一些近臣,我也不相信连一点风声都透不出来啊。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我觉得太祖的两个儿子包括文武百官也不会如此淡定啊。
那我们再从赵匡胤的角度出发,看一看他和他的一奶同胞赵光义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有记载说在陈桥兵变期间,赵光义在这场兵变的过程中扮演了总执行导演的角色,他是这场政变最重要的从谋,那谁是主谋啊,赵匡胤呗。陈桥兵变,大家都知道赵匡胤从京城领兵出去打仗,在陈桥驿这个地方,喝得大醉然后被手下黄袍加身,转头就把后周的小皇帝逼下了台,自己当了皇帝。是北宋国祚伊始的大事件。
但很可惜,在北宋初年的种种关于太祖的文献里有关赵光义这场兵变里的作用并没有任何记录(《东京事略》,《太祖实录》旧录),而且元代编修的《宋史·太祖本纪》也是没有记载,宋初宰相王禹偁在笔记《建隆遗事》里明确记载了陈桥驿兵变时,赵光义甚至都不在军营里,而是在家里。
但是在太宗朝以后的很多文献却有所记述了赵光义在这场政变之中起到的一些作用吧,比如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就是说赵光义在政变之后拦在赵匡胤马前告诫过自己哥哥,不要让士兵进城,以防洗劫百姓,吸取前人的教训。再比如由赵光义和宋真宗赵恒主编的《太祖实录》(新录)里也明确写到了自己在兵变中的巨大作用。包括司马光《涑水记闻》也略记录。(太宗时为内殿袛候,供奉官督知,入白太祖,太祖惊起,出视之。)
当然,有很多人说赵光义修改史料应该是实锤,但不管怎么说吧,我个人认为即使赵光义在兵变过程中应该不是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改朝换代,善后的工作中,他应该起到了一些比较积极的作用,毕竟他是皇帝的亲弟弟,当年已经是二十二岁,足以独当一面。
那么兵变的主谋,总策划兼执行导演是谁呢,毫无疑问是追随赵匡胤多年的老幕僚赵普啊。关于赵普他和赵匡胤两兄弟,很长一段时间,三人一直扮演着类似跷跷板的那样这种关系啊,赵匡胤是跷跷板的中心,轴心,赵普和赵光义是跷跷板的两头。关于赵普这个人物我们一会再说啊。
我们继续聊赵匡胤啊,这里有一个比较蹊跷的地方,就是老赵在位16年终其一生没有立过太子,按理说一个新王朝的成立那立储一定是头等大事,必须尽快解决,好给百官百姓一个交代。老赵为什么不立太子,这就要说到著名的“金匮之盟”,关于“金匮之盟”正史里并没有专有名词,是民间百姓自行发明的。
根据《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宋史·魏王廷美传》云:"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大概翻译一下,老赵生母杜太后临终前,也就是老赵登基的第二年,把老赵和赵普叫过来,问他,你为什么能得到江山啊,老赵说,那肯定是祖上积德呗。太后说不是,是因为柴荣让小儿子即了位。你啊百年之后要把位置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把位置传给赵廷美,等赵廷美死了再把位置传给赵德昭。然后让赵普把誓约记下来,藏在金盒子里。
说白了就是为了老太后为了避免大宋重演后周的悲剧,让哥仨先是轮流当皇帝,然后老三再把位置传到老赵儿子赵德昭这,沙特阿拉伯式继承法。可谓是用心良苦。
历史学家对“金匮之盟”这件事争议很大,认为这个盟约是赵光义即位之后篡改过的,毕竟这种事小赵也没少干。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金匮之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它解释了为什么老赵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再次,你看金匮之盟的时间,老赵登基的第二年,赵德昭只有13岁,而赵光义25岁,老太后有这种儿皇帝即位的担忧也是情理之中。所以金匮之盟不能不信也不可全信。
如果金匮之盟的确是小赵杜撰的话,那老赵又为何迟迟不立太子,我们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分别来分析一下老赵为何不立太子的心理。
外因1:民心未安,强敌环伺
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宋立足未稳,民心尚未安定,四面八方还都是强敌。看一下地图,继承了后周地盘的大宋占据了中原地区,它的南北都是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首要任务那肯定是富国强兵,统一全国,至于立太子,早点也罢晚也罢并不是不可以理解。
外因2:时代背景
我们来看一看自唐朝覆灭之后的中原地区啊,算上大宋一共兴起过六个国家。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大宋,看看前五个国家,所谓五代,所有皇帝的下场。
后梁(907~923)朱温(灭唐上位、兵变身亡)——朱友珪(28岁弑父上位、29岁兵败身亡)——朱友贞(25岁兵变上位、36岁兵败身亡)
后唐(923~936)李存勖(灭梁上位、兵败身亡)——李嗣源(兵变上位、兵变受惊而亡)——李从厚(18岁顺位继承、19岁被废)——李从珂(49岁上位、51岁兵败自焚)
后晋(936~947)石敬瑭(灭唐上位、忧愤而亡)——石重贵(28岁皇侄即位、32岁被俘)
后汉(947~950)刘知远(在位一年病故)——刘承佑(19岁顺位继承、21岁兵变身亡)
后周(951~960)郭威(弑君上位、病故)——柴荣(33岁皇甥上位、39岁病故)——柴宗训(7岁你懂的)
咱再往前倒到,看看唐末最后三个皇帝
唐懿宗(40岁病故)——唐僖宗(12岁皇子即位、27岁国家大乱病故)——唐昭宗(21岁皇弟即位、37岁兵变身亡)
五代,皇帝换的跟走马灯一样,没一个皇帝有好下场,要么兵变身亡,要么就特别短寿。唯一以太子身份子承父业的只有三位,年轻的李从厚、刘承佑和柴宗训,这下场都不咋地。剩下的这朱友珪,李嗣源(养子),虽然是先皇的儿子,也不是以太子的身份即的位。剩下稍微强一点的柴荣,也是死了之后立刻就兵变。也就是说隔辈即位的皇帝,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魔咒一样。
有了前朝之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酷爱读书的老赵即位之后,对于立储这件事肯定是慎之又慎的,说不好还有心理阴影。前朝五代53年间换了15个皇帝,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即即位的小皇帝没一个有好下场。你说乱世之中万一自己有一天病死了或者战死了,位置让十几岁的赵德昭继承,但凡有个部将也搞个兵变,那宋朝很有可能跟前朝一样死无葬身之地,那大宋现在也应该被我们称呼为后宋了是吧。所以老赵从心理出发也不太敢,所以搞了个杯酒释兵权,把自己这些拜把子哥们,所谓“义社十兄弟”石守信这些人罢了兵权。但是,虽然罢了很多人的兵权,但是毕竟你要行军打仗,这兵总不可能就皇帝一人带,兵败身亡部将篡位这个风险总还是存在的。赵匡胤去世前,其实整个中国尚未完全统一,北方还有后汉,契丹,南方有吴越国,南唐的残余势力,大理国。
为了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啊,我认为在国家尚未统一之前,在乱世之中老赵找一个更有实力及影响力的君主即位会更加合适。那这么一看这个人非赵光义莫属。
说完外因,我们再看一看内因,在老赵自身找找原因,第一,除了赵德昭年幼之外,赵匡胤跟赵光义兄弟之间感情非常好,很多重大事件都叫来赵光义一起来商议,这里就包括了三赵“雪夜定策”,赵普,赵匡胤赵光义三人在一个大雪天的夜晚在赵普家定下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这么大的决策为啥不找自己的儿子。而且赵匡胤几次南征北战,赵光义都是作为京兆尹和晋王这个位置留守京城的。也就看出赵匡胤对赵光义特别的放心,也就是说万一自己战死了,赵光义随时可以承继大统,我也不怕他在我外出的时候搞一个政变什么的。
还有一点,就是赵光义是在赵匡胤眼皮子底下渐渐羽翼丰满,赵匡胤基本上是视而不见。如果赵匡胤但凡对他稍微提防一点也不至于让赵光义渐渐坐稳了位置。也就是说明赵匡胤应该是有意培养或者纵容他这么做的。
第二呢,赵匡胤在晚年调离赵普,为赵光义上位扫清障碍,前面我也说过了,赵普跟赵光义的关系不是很好,两人经常有一些小的冲突。当然,赵普也不是傻子,所以我个人倾向于是赵匡胤有意授意赵普这么干的,毕竟自己身在其位,为了使某一方做大授意另一方做大来平衡这一方的势力,这个其实是历来君主的小把戏。但是,宋太祖晚年却把赵普调离了京城,当然赵普自身也有一些小问题吧,这个不细说,但是其主要目的我想不言而喻。关于赵普这里我想多说一句,
第三,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的上位,皇子们的举动很平静,可以排除毒杀可能。父皇死了,做儿子或者大臣的怎么也得瞻仰一下遗容吧,那如果是毒死的,那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古代那下毒技术,无非就是鸩毒或者砒霜之类的,都有很明显的症状,比如面色铁青,双目圆瞪。但是你看,当时也没什么人提出过质疑。而且即便是赵匡胤突发疾病而亡,他的儿子也得好歹争取一下吧。但他们也没有,就像是提前有过约定一样,很自然就接受了叔叔的上位。所有我有理由猜测呢,赵匡胤提前应该是打好了招呼。那有人就会说,赵匡胤这么想让自己弟弟即位为什么不立一个皇太弟之类的角色呢,这个其实也很好解释,就是自古没有这个传统,中国又不是阿拉伯,尤其是自己有儿子的情况下,不符合祖制嘛。
第四,赵光义改年号,赵匡胤驾崩于开宝11年11月份,眼看就过年了,但是赵匡胤一即位,就把年号给改了,很多人认为他狼子野心。但其实呢,我就随便查了查,在宋太宗之前太多的皇帝都这么干过,没什么不正常的。小赵改年号也恰恰说明他心里没鬼,所以也不用装模做样演一出苦情戏,就顺其自然嘛。
所以说根据外因和内因啊,我个人认为赵光义的上位并不是一场阴谋,很像是早就约定好的一场顺位继承。乱世之中啊,老赵可能权衡来权衡去,还是觉得年长的、有经验的、有野心的弟弟比自己的儿子更加适合做皇帝。比起灭国来说,找一个虽然不是儿子但同样是自己至亲的人绝对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那为什么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认定是小赵害了老赵呢,我想跟老赵自己的上位史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他自己就是篡了人家小皇帝的位上去的。作为相信因果轮回论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更宁愿去相信多行不义必自毙,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但毕竟距今1000多年前的历史真相我想已经并不重要了。
最后多说一句,由于南宋开国皇帝康王赵构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他在民间收养了个胖孩子作为养子,这个胖小孩就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赵眘,后来的宋孝宗,是南宋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皇帝。所以大宋的国祚在赵光义谱系延续十一代之后呢,终究又回到了赵匡胤后人的手里。我觉得这里可能从侧面印证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着实令人感慨万千。
好,到这就是我们本期歪理谐说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陪伴,我们下一期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yesbaike.com/view/14468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